中国食用菌协会、中国种子协会关于防范食用菌“订单农业”项目风险的提示
近期,农业农村部、公安部、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《关于防范“订单农业”骗局风险的提示》,指出有不法分子假借“订单农业”名义,通过合同诈骗、销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等手段侵害农民权益。食用菌产业因技术门槛较高、市场波动性较大、部分环节标准尚在完善中,从业者尤其是新进入者需格外警惕此类风险。为帮助广大食用菌产业从业者和农民群众有效识别风险、加强防范,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,特提示如下:
三、 深入开展市场调研,理性评估风险
全面收集目标产品的市场信息,包括当前及历史价格走势、主要销售渠道、消费需求变化、行业发展趋势等。可利用正规农产品信息平台、行业报告、大型批发市场及电商平台数据进行比对分析。仔细核实合作方承诺的回收价格是否与市场普遍行情相符,相关农业投入品(菌种、菌包、设备等)报价是否合理。同时,注意查询合作企业及其推广模式是否存在负面舆情或纠纷记录。
四、严格核查合作方资质与信用
务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、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等官方权威渠道,仔细核查意向合作企业的注册信息、经营状态、行政许可(特别是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等)、信用记录、涉诉情况等。核实其提供的菌种、菌包等农业投入品是否来源清晰、手续完备、质量达标。对于合同条款、宣传资料中的各项承诺,务必要求书面落实并核实其真实性和可执行性。
再次郑重提醒:广大食用菌从业者和农民朋友务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,保持理性投资心态。在参与任何“订单农业”项目前,请务必遵循以上提示,多方求证、谨慎决策,切勿被“高收益”、“包回收”等不切实际的宣传所迷惑,切实守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。如发现可疑情况或遭遇欺诈,请及时向当地农业农村部门、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。
中国食用菌协会、中国种子协会
2025年7月7日